文章

顯示從 5月, 2020 起發佈的文章

分享的力量(1):看巴夏“給予他人是最好的自我療愈” 心得

在這集裡面,有個女人患有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已長達16年久,在這16裡,他一直承受巨大的痛苦,身體日漸衰弱,情況越來越嚴重,他請求巴夏幫助他。 巴夏問他的第一個問題是,從這個疾病,他有學到什麼正面的東西? 然後巴夏跟他說,當他承認是自己創造了這個病,而他也從中反省和學到了一些正面的生命功課,那也許他就可以從這些課程中畢業,不需再通過這個管道(疾病)來學習了。 巴夏還給他的另一個建議是,任何他從中學習到的正面體驗,他都可以分享出去,教給有著類似經驗的病患,如何從中學到積極正面的功課? 這個分享並不需要等到他征服了這個疾病才開始,重要的是分享他如何轉念,把疾病當作一個正面的經驗。   巴夏說,"服務他人"是最好的"自我服務"的方式,因為宇宙『鏡子』的原理會把你所給出去的服務如同『反射物』反照回給你。 這裡面的很關鍵的是,你是在誠心的提供你的經驗給別人,讓別人少受點苦,少走些冤枉路,給他們一個改變自身病痛體驗,沒有其它目的和企圖。 所以當你把自己的『小我』缩到很小,那個反照的力量就會加倍的回到你身上。 巴夏說: “Whatever you put out into the universe will come back to you tenfold 。" (幫助他人,你將獲得10倍回報) 因為當你越無私的給出去的時候,那個能量就連結了集體的正能, 然後反照到你身上的是那個集體能量,你就有了集體的能量來療愈你。   我想用正面思考來面對自己的疾病這個觀念並不陌生,但是巴夏講到比較特別的是,原來分享自己正面的病痛經驗最好的自我療愈。 用我的先前的小我腦袋來想會覺得說,我若沒有療愈的話,要怎麼去教人家戰勝疾病? 其實不是那樣。 巴夏強調的是對自身疾病的一個正確觀念和態度分享,不是分享疾病的治療過程或方法。 所以療愈與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啟發病人對自己生病做深層的反省。   就像老師在他blog裡那篇, 『COVID-19是神,是愛』,教導大家要用另一種正面的思維和態度來看這場全球性的傳染病一樣。 如果我們看COVID-19如『瘟疫』,那就是用害怕、恐懼、對抗、消滅去防它、躲它、殲滅它。 如果把COVID-19 看作瘟神的話,帶來的會是一個深度的自我反省和蛻變的機會。 它就可以變成是最好的療愈契機和功課。   這就看你願意怎麼去想

我的祝福之花 – Rhododendron Aborem (杜鵑花)

圖片
早上洗澡的時候,得來一個靈感說為什麼我的blog 大頭貼是杜鵑花? 我所謂的靈感就是那個『神來一筆』,『神來一想』,就是突然腦袋裡飄進一個念頭,不是我刻意的想說:『OK, 我現在要來思考或參這杜鵑花有什麼象徵意義?』,非也。 如果是那樣,那是叫『參』,思考分析。   我當初要用杜鵑花時,還有其它兩個候選的圖片, 但是最後它們因為一些理由都相繼出局。 一個圖片沒有版權; 另一個本想用app 做拼圖,但發覺太複雜就放棄,所以最後只剩下這個選擇。 雖然我蠻喜歡這個花,但是覺得跟我blog的星空版面有點不搭,但是後來沒有更好的選擇,也想用自己的照片就用了這個。       說起這花也很有意思。 因為上禮拜我才發現這花就長在我家房子的正對面的草叢裡,在我家Cedar大樹之下,想不注意到它也難。 奇怪的是,為什麼我家三口人之前都沒有印象它的存在? 天曉得! 但是我們在生活裡視而不見的例子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比方我想到以前我媽在LA的房子,前前後後種了一堆的玫瑰花,但是我老爸當了幾年的空中飛人,來去兩地,的多年後,有一天突然跟我們說:『誒,我們就有種這麼多玫瑰花啊?』 OMG! 真的被他打敗!   所以我們不放在心上的事或沒在用心注意時,旁邊的人事物對我們來說根本是空物,是不存在的,所以為什麼說『沒有真正的客觀,一切都是主觀體驗』? 真的是這樣! 這也是量子學在說的,它們發現物質的電子在客觀環境和主觀環境時有不同的行為表現,他們用數學可以證明。 其實這個法則靈學上早就一直在說了,所謂『個人實相』真的是自己的主觀認知,我們自己的小宇宙裡面真的也只有自己沒有別人。       所以當初選這花就是因為感覺它很喜氣,又是我偶爾發現的一個不經意的『喜相逢』 (這花應該是前屋主種的),感覺它一個好兆頭,就這麼單純,哦,再加上它有5片花瓣,又是紅色 (象徵滿願)。 那今早的靈感是,一,它長在我的應許地 (我家這塊土地),在福地之上 (高人告知過),所以它代表『福地之花』,對我來說是『滿願/祝福之花』。 是偶,這個花給我的感覺就是豐盛、富足、有活力, 讓我聯想到我現在每天打坐時最後唸的肯定祝禱詞裡面的:『Abundance is mine. Prosperity is mine.』(豐盛是我的。 繁榮是我的)。 還有就是這個花它並不嬌嫩,它不是一般的草本的矮叢杜鵑花 (Azalea), 而是木

不要用慣性思維障礙自己

             今天是『天地一過客』的部落格開始第一天。    緣起是因為我的老師跟我說可以藉著開闢一個部落格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想、感受、心得。  這也不過 3 天前的事,我是毫無心理準備,但是我想說試看看。  那要是以我的慣性,我非常想說 :  『誒,讓我考慮一下。。。』或是 『可是我很忙。。。』或是 『我根本不知道要分享什麼誒?   那麼突然。。。』等等。  不過回到慣性、舒適圈、偷懶、『 take the easy way out 』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 ,   但是如果想要改變、更進步,就不能一成不變,不能固守舒適圈,就是要不斷的找一些新知識充實自己,或是接受一些不一樣的挑戰。   那對我來說,寫這種抒發自己的心得、感想、感受,或是分享經驗、體悟的部落格就是一個很好的挑戰,不一樣的經驗。               還有就是,雖然依照我以前的想法,要開一個部落格什麼的,都要有一些時間準備,但是從今年的 COVID-19 開始,我開始改變想法,覺得『時機』是很微妙的。   姑且不去說那些我個人可以掌握、計劃的事情,我發現越是至關緊要、重要的事的時間點卻越是無法預料、無法掌握。    比方這場顛覆全世界 COVID-19   的時間點,幾乎是 below radar ,沒人預測到,但是它卻又是影響到文明世界的每一個人。   那我是不是更該去多關心時機問題,去關心我是否錯失良機?   而不是我有沒有準備好?   因為 timing is critical!     很多時候機會是一總即逝,如果每次都想太多或太關心是否準備好還是什麼的,那錯過 timing, 就可能錯過了最關鍵的東西。                 至於我的 blog 裡要寫些什麼題目?   說實在,我也不很確定,所以我想 就從日常生活當中有些什麼靈感或想法開始吧,題目不拘。   有可能是我的讀書心得,或身旁發生的一些事的感想,或做了有什麼體悟開始。    既然日常生活就是道場,那我們面對生活裡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在修行,這個 blog 就是我的生活修行筆記吧 ——   一個凡人的日常生活修行實戰篇!    這個也其實適用於所有的人,只要是人,誰不是修行人?   誰不都是在日常生活裡打拼,學習,為了要變成自己心目中的人而不斷的修整自己的想法和行為。